《陕西科技大学报》  

第01版:第01版

我校召开本科教育工作大会

摘要:


摄影  : 郑晓斌
  
       本报讯(记者 雷超 史倩云)为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开启一流本科教育新征程,4月26至27日,我校召开本科教育工作大会。大会的主题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全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省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建林到会祝贺并作专题报告,国家督学、国家教学名师、原沈阳化工大学校长李志义教授作了题为 《树立成果导向教育新理念,推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的报告,校党委书记姚书志讲话,校长马建中作专题报告,副校长王学川主持大会。
  刘建林对我校本科教育工作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作了题为 《深入把握高等教育形势 大力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的报告。他在贺辞中充分肯定了学校近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他表示,近年来,陕西科技大学入选我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3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专业认证工作走在了全省高校的前列、荣获第八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两项等一系列成果,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他希望全校广大干部教职工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扎实抓好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为陕西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贡献陕科大经验。
  姚书志在讲话中就贯彻中省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抓好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推动事业改革发展提出三点意见。一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坚持底线思维、保持高线追求。姚书志指出,要认真贯彻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上下功夫,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全体教师务必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要求为高线追求,在“六个要”“八个相统一”上下功夫,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同时,学校参照教育部的 《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 《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也结合实际制定了 《陕西科技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有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要加强宣传、加强阐释,教育和引导我校教职工在思想政治、生活作风、学术道德三个方面守住底线、远离红线。
  二是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姚书志强调,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一流本科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深刻理解新时代高教40条提出的目标,对标找差、补齐短板,大力推进教育教学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尤其要改革传统的教与学形态,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维、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让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姚书志强调,西方有一句谚语,“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要把灯点亮”,只有在今天点燃学生的理想之光,我们的大学才有未来之光。
  三是坚持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中做到明确目标、探索方法、付诸行动。姚书志要求,2019年是我校稳步推进第五轮学科评估迎评促建工作、开展博士硕士授权审核、培育学科建设工作的关键之年,但如何落实这些既定的任务目标,最重要的是寻求方法并付诸行动。全校教职工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要聚焦本科教育,勇于担当作为,以求真务实作风坚决把学校关于一流本科教育的部署落到实处。学校将按照“讲政治、改作风、敢担当”
专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任务部署,用好三项机制,加大对领导干部不作为的问责力度,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机制落到实处。
  马建中围绕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作了题为 《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 在追赶超越进程中书写一流本科新篇章》 的报告。他指出,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以及中省关于高等教育重大部署的生动实践,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是推进学科评估的重要支撑,坚持以本为本、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对我校尤为重要和紧迫。
  马建中强调,抓好本科教育,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核心地位、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坚持学科引领专业发展、坚持科研反哺教学、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推动本科教育发展。
  马建中要求,全校教职工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抓生源、抓转型、抓双创、抓交流,大力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卓越人才工程、一流教学资源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提升工程等“四大工程”,要坚持质量为先,强化本科教育关键环节,在加强一流专业建设、筑牢本科教育的“四梁八柱”,加强一流课程建设、打造本科教育的“金课”集群,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提升本科教育的质量保障等方面,努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本科教育全面振兴,夯实“双一流”建设基石。
  会上,教务处处长费贵强解读了 《陕西科技大学一流本科教育振兴计划》(讨论稿)。
  全体参会教职工代表分16个组,就我校本科教育工作现状、我校一流本科教育振兴计划(讨论稿)、马校长专题报告开展了充分讨论。
  王学川在会议总结中,对全校二级单位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做好会议精神传达。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会议内容,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达成共识,切实把本科教学置于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二是要强化工作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及时间节点。要拿出具体措施为实现目标作出保障,汇聚资源,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就,再上新台阶。

我校ESI综合排名上升134位增长势头强劲

摘要:






  本报讯 据5月9日最新公布的ESI数据显示,我校ESI综合排名位居全球3290位,较3月份数据上升134位,综合排名增长幅度较大。高被引论文数量、材料科学等学科排名增长势头强劲,化学学科有望成为我校第二个进入全球ESI前1%的学科。
我校目前ESI综合排名数据显示出3项利好:一是部分学科“潜力值”增幅喜人,前景可期。化学学科潜力值达到95.36%,较去年同期百分比提升了22.45个百分点,为我校最具潜力进榜ESI的学科;工程学科潜力值为52.97%,较3月份增长4.13个百分点,学科潜力已初步显现。
  二是已排名全球ESI前1%的学科稳步前进,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材料科学学科在ESI排名中不断进步,排名从782位提升至611位,学科百分位提升了26.9个百分点。
       我校ESI 高被引论文统计图注:绿色为本期新进ESI高被引论文三是反映师资力量的重要指标——高被引论文增幅迅猛。我校此次ESI高被引论文18篇,热点论文3篇,高被引论文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 10 篇,增长达 63.6%;自2018年1月至今,我校先后有19位教师的23篇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覆盖6个ESI学科。
  目前,全球共有 5864 个科研机构(较 2019 年 3 月数据减少145个)进入ESI全球前1%,陕西科技大学ESI排名位于全球第3290位,国内第209位。陕西省现有10所高校有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1%,我校 ESI 排名位于全省第9位,论文总被引频次达19802次。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ESI学科建设工作,在“双一流”建设、“复兴计划”、人才工程、ESI学科提升计划等一系列战略措施、激励政策的合力推动下,我校各学科内生动力被充分激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等ESI学科发展势头良好,学校综合排名持续上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学科办 图书馆)

我校召开干部任职宣布会议

摘要:        本报讯(记者 雷超)5月14日下午,按照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的要求,我校在逸夫楼506会议室召开干部任职宣布会议。校党委书记姚书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建中宣读有关任职决定,校党委副书记温锋主持会议。校党政班子成员、校党委委员,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姚书志代表学校党政班子,对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关于李学军同志的任职决定表示坚决拥护和支持。感谢省委对我校领导班子建设的高度重视,希望全校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定上来。
  姚书志在讲话中指出,李学军同志作为新任职的班子成员,要珍惜组织的信任,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严格要求自身,增强“四个意识”,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加强宏观思考和政策把握能力,学会抓大放小、举重若轻,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大胆作为,敢于担当,全力以赴投入到学校追赶超越各项事业中去,推动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姚书志希望其他校党政班子成员积极支持和配合李学军同志的工作,主动给予帮助,团结一致,共同把学校的工作做好,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对学校的期望和要求。
  会上,马建中宣读了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任职决定:李学军同志任陕西科技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李学军作了表态发言,表示坚决服从和拥护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决定,感谢学校多年来的培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讲政治、讲学习、讲党性、讲规矩,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及高等教育知识学习,增强责任意识,履职尽责,抢抓机遇,破解难题,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自觉维护学校安定团结、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围绕学校奠基、复兴、腾飞“三步走”战略目标奋力工作,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全校师生的期望。

“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 在2019丝博会上正式揭牌

摘要:


( 摄 影 郑 晓 斌 )

       马建中(左二) 、王海燕(左一)与阿尔斯特大学副校监及管理委员会主席约翰 ● 亨特(右二) ,计算、工程及建筑环境学部执行部长利亚姆 ●马奎尔(右一)合影。
      本报讯 5月11日下午,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丝绸之路教育合作交流会暨陕西省首届国际学生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西安举行,我校校长马建中、副校长王海燕等出席开幕式。教育部正式批准在我校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在此次活动上揭牌。
  陕西省副省长方光华、我校校长马建中与阿尔斯特大学(Ulster University)副校监及管理委员会主席约翰●亨特(JohnHunter)为双方共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揭牌。
  2019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在我校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学院第一批学生将于本年9月入院学习。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是我省高校获批招生年限最长、办学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使我校成为继西北工业大学之后教育部批准设立的能直接颁发中外双方学位的第二所工科高校,必将有力地推进陕西高校的国际化进程。
  在主宾国教育合作交流签约仪式上,马建中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国立公路大学校长亚历山大●日加德罗签署谅解备忘录。共有包括我校、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等16所省内高校与主宾国俄罗斯乌拉尔联邦、日本、韩国、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台湾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5所高校共签订了31项校际合作协议。
                   (国际处 刘心雨)

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张文斌来校调研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

摘要:



  本报讯 5月21日上午,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张文斌一行来我校调研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建设。教育部思政司党建统战处处长蒋宏潮、思政司干部刘越,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乃霞、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梅争利,我校校长马建中陪同调研。调研座谈会由校党委副书记温锋主持。
  马建中对张文斌副司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三创两迁”大学精神及学科特色等办学情况,并就我校希望得到教育部支持、积极申请承建国家级思政工作平台的意愿重点介绍了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
  温锋从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的建设保障、具体工作开展与未来发展规划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省中心的建设情况。
  张文斌认真听取汇报后,对中心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高度认可和称赞了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张文斌随口说出了我校一名学工干部的名字,称赞道:“陕西科技大学两项工作让我印象深刻!一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全国省属院校领先,甚至在全国高等学校都是领先的,培养出了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并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取得了蝉联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全国一等奖等荣誉和成绩,充分说明了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党委重视、建设有力、成绩突出。二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将覆盖全省高校的省级易班发展中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悉数放在陕西科技大学,就充分说明了学校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突出成绩和领先地位”。
  张文斌对中心建设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深刻认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定位,准确把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易班网和中国大学生在线之间的关系和不同定位,在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易班网、中国大学生在线“三驾马车”构成的校园网络新媒体传播矩阵的基础上,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不断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的媒体矩阵与功能建设;二是要重视内容建设,坚持内容为王的发展理念,以解决思想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思路切实做好优秀网络作品的创作与宣传工作;三是要抓好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相辅相成,要引导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善于“面对面”与“键对键”相结合、相补充,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工作,打造坚强有力的网络思政铁军,加快推进精准思政建设,提升思政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四是要积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以发动更多的教师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出发点,调查研究,大胆创新,把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职位晋升等环节中来,吸引和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文化创作中来,加快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
  陈乃霞在座谈会上表示,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将进一步加大对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切实统筹和协调陕西高校网络建设管理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中心的平台、内容、队伍及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工作。
  会前,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与陕西省易班发展中心,现场听取了思政大数据、易班轻应用、VR思政、门户网站等建设情况汇报。

                       (学工部)

我校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摘要:

  本报讯 5月17日下午,陕西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陕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郭建树,陕西省社科联办公室副主任翟金荣,我校党委书记姚书志,校党委副书记杨欲晓,人文社科学院教师、学生代表及有关社科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黄剑锋主持。
  大会选举产生了陕西科技大学社科联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姚书志当选为陕西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主席,杨欲晓、黄剑锋当选为副主席,杨军当选为秘书长,方润泽当选为副秘书长。
  新当选的社科联主席、校党委书记姚书志在会上作了讲话,就做好我校社科工作提出了三方面意见:一是要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正确方向。二是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制定出适合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政策和策略。三是要加强文理融合,要用工程的思维解决社科问题。姚书志希望每位社科研究工作者增强使命、勇于担当,为我校三步走的奋斗目标作出自己杰出的贡献。
  郭建树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分析了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状,并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以及社科联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要加强高校社科联建设。二是要发挥好社科联的纽带桥梁作用。三是高校社科联要成为我省从社科大省向社科强省迈进的主力军。
  宣传部副部长方润泽代表第一届委员会做工作总结,回顾总结校社科联近十年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存在问题和不足。
  黄剑锋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校社科联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的成功举办,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带来了动力,希望广大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广大教师追求真理、勇攀高峰,谱写我校人文社科创新的新篇章。
                  (科技处 王利红)


第02版:第02版

我校举行纪念 “五四” 运动100周年暨共青团工作表彰大会

摘要:




  本报讯 5月6日上午10时,陕西科技大学2018-2019学年共青团工作表彰大会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并表彰 2018—2019 学年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校党委副书记温锋出席大会并为获奖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奖。大会由校团委副书记王雪婧主持。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校团委书记李鹏作我校2018年共青团工作总结及2019年共青团工作规划报告。报告从坚持思想引领、狠抓组织建设、深化职能建设、维护青年权益等方面系统回顾了我校共青团2018年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并就共青团将继续深入贯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党建”抓“团建”,规范团的组织生活;落实改革举措,从严治团狠抓基层组织建设;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思想引领等方面做了工作规划。
  党委学工部部长李晓老师宣读 《关于表彰陕西科技大学2018—2019学年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五四红旗团委”代表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吕霞、“优秀团员标兵”代表经济与管理学院徐琼先后发言,表达了珍惜荣誉、奋发向上,矢志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和决心。
  温锋在总结讲话中希望全校广大团员青年、基层团组织要以典型为标杆,科大青年要牢记嘱托,不忘使命,矢志不渝跟党走;苦练修为,扎实内功,勇担重任立潮头。科大共青团要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新功。希望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要珍视荣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以更高的目标,更实的作风,更大的作为,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大会授予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等4个学院团委“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授予吕霞等4名同志“共青团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授予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轻工教改17团支部等10个团支部“十佳团支部”称号;授予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非织造171团支部等40个团支部“先进团支部”称号;授予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181团支部“激荡40年,今日再出发”主题团日活动等10项活动“十佳主题团日活动”称号;授予田蕾等17名团员“优秀团员标兵”称号;授予秦雨欣等713名团员“优秀团干”称号;授予王绍岩等712名团员“优秀团员”称号;授予梦幻特卫队等10个大学生社团“十佳大学生社团”称号。
  大会在雄浑激昂的团歌声中落下帷幕。学工部、教务处、研究生院、校团委工作人员,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各学院专兼职团干部和获奖代表、青年团员代表共400余人参加大会。
         (校团委 王雪婧)

我校教师陆赵情荣获第十八届 “陕西青年五四奖章”

摘要:





  本报讯 4月28日,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对获得第18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个人和单位进行隆重表彰,我校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陆赵情荣获“陕西省青年五四奖章”。“陕西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青联授予陕西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也是我校教师首次获此殊荣。
  陆赵情,男,汉族,中共党员,陕西科技大学制浆造纸工程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三级教授,现任教育部轻化工助
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陕西省高性能纤维纸基功能材料重点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陕西省青年科技标兵、青年科技奖、中国造纸蔡伦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科技新星,2017年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首届西安之星。
                       (校团委 轻工学院)

聚焦主责主业 贴近青年需求助力成长成才

摘要:





  轻工学院团委紧密围绕学校学院育人中心工作,发挥共青团先锋模范作用,聚焦主责主业,以“三个打造”为突破,全面落实从严治团,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以完善“三跨四经历”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为助推,开拓科创育人新渠道,深度挖掘专业特色化校园文化活动,探索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内涵式发展道路,培育引领一流人才积极建功新时代。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团委已连续三年获评校“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为党团结青年,“三个打造”构筑坚强战斗堡垒

         延展育人阵地,筑牢理想信念。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全局性问题,构建院系-支部-宿舍三级思想教育体系,全方位覆盖青年,出台 《轻工学院开展“青年大学习”行动方案》,开设“青春加油站”团员意识提升计划,全年结合时政热点和六十周年校庆开展理想信念和爱校荣校教育,共涉及各类专题教育学习34场,座谈交流8次。支部层面以团日活动和团小组会议为载体,提供清单式的学习方案,全年围绕党十九大、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主题,开展团日活动110场,团小组会议280场。
  重心下移,打造基层建设“三大工程”。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坚持走“内涵式”的转型发展道路,打造基层建设“三大工程”,即基层团组织达标工程、活力创新工程和支部典型示范工程,以贯彻全年的 《轻工学院基层团支部年终考核细则》 为抓手,将入党推优、五四表彰和支部建设全面结合,发挥激励机制的价值导向作用,提升基层支部与团员向上、向好的动力。
  增强示范教育作用,打造高素质骨干队伍。聚焦工科生人文素养和理论学习较弱的短板,构建学习型组织。开设“大学生成长营”骨干培训班,邀请校内外知名教师开展培训9场次,组织答辩交流11场次,表彰优秀学员14人。结合线上和线下模式,构建轻工达人、“轻风起,扬帆正
当时”表彰大会、闻道问道讲堂、“轻工甲子,纵览芳华”对话校友等四大平台,宣传师生、校友典型事迹,形成积极向上氛围,以促进更多典型出现,实现典型培育的良性循环。2018年培育发掘校级优秀团员标兵3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1人,陕西省自强之星3人,陕西省优秀团员1人。
  搭建宣传矩阵,增强网络育人战斗力。整合易班和青媒,成立青易媒体中心,实现宣传口归一化,把握QQ、易班、微信三大平台不同的倾向性特点,搭建出一个实现热点及时捕捉,强化思想引领,结果动态呈现的新闻宣传矩阵。在此推动下,院团属新媒体“SUST轻言轻语”原创文章得到大力发展,“轻工好学风”、“轻工之声”、“轻工达人”、“轻工微街访”、“轻教说”五个特色专栏全年推送文章165篇,针对学生所思、所想,传达专业最新动态,转播校园社会最新热点。全年共发布文章597篇,平台粉丝新增22.26%,阅读总量近25万余次,多次在全校院属新媒体中位列第一。
       立足专业特色,多措并举推进第二课堂实践育人

       科技创新“动起来”。科创工作响应复兴计划,与党政、教研室、企业形成合力,协同由点及面“动起来”。一是基于复兴计划,建立了院长牵头抓总,院党委副书记、本科教学副院长和研究生教学副院长具体部署,院团委落实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二是构建符合轻工学院的竞赛体系,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针对专业特色,分类建立四类赛事库,对接学院9大科研团队,以赛代训,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三是联合顺丰、维美德等企业分类培养创新性人才,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本年度我院科创育人工作成效显著,一年时间完成了复兴计划二年的任务。在团委和教务处认可的竞赛中,共获得校级奖励38项,省级奖励8项,国家级奖励5项,本科生培育工作得到突破,发表学术论文6篇,申请专利6项。
  校园文化“深起来”。依托学科特色,联动科研团队和企业,深度构建第二课堂专业品牌活动。2018年度启动“造纸文化月”系列活动,其中文化展展出90余件新型纸材料及纸制品,造纸体验互动参与人数超过百人,环保型纸制品创意设计大赛来自轻工、材料、机电等多个学院共计189人参赛。持续构建2+3+3学风工作体系,连续三年学籍预警率下降25%。出台2大制度文件 《轻工学院辅导员指导班级学风建设要求》 和 《轻工学院先进班集体考核方案》,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早鸟行动”、三级考勤制度和早晚自习3类管理模式,营造全过程渗透的学风环境;打造“名师引航”、“轻风闻道讲堂”、“轻风问道学堂”3大品牌讲座,聚焦社会责任、专业前沿等领域。一年以来,“早鸟行动”实施120天,“名师引航”和“闻道问道”讲堂开设讲座12场。同时在各类文体赛事中,学院获校园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
  社会实践“实起来”。依托“SF 精英俱乐部”,打造与就业创业结合的道路;依托轻工博物馆,探索与专业学习的结合。2018年我院共768人参加寒、暑期社会实践,并在全校评比中斩获个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四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共两个团队建立5个社会实践基地,获得市级以上媒体报道84次,其中织青团队获得校社会实践优秀奖,“暖阳丰羽”实践团获得陕西省慈善协会社会实践一等奖。
  志愿服务“活起来”。以“回箱计划”为代表,与深圳环保基金会开展合作,积极拓宽国内各高校合作交流渠道,使我院志愿服务工作从校内走向全国舞台;以“亚洲皮革科学会议”和“六十周年校庆”为例,提升我院志愿服务水准,构建高水平赛会项目。
       强化学生组织职责,切实发挥学生会和社团“双环”作用

       学院团委全面推进学生组织改革,激发社团发展活力,多措并举指导学生社团规范健康发展。一是稳步推动组织改革,纳入学舍风工作中心和安全维稳办公室,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四自作用;二是强化学生会职责,切实建立“学校、院系、班级”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制定 《轻工学院先进班集体考核方案》,加强院学生会对班委会建设的指导;三是严格社团管理规范,完善 《轻工学院社团管理中心章程》,形成社团活动前有报备,活动后有反馈的机制;四是联合校内校外资源,扶持优秀社团构建品牌活动,如SF精英俱乐部在顺丰集团的支持下,打造绿色包装设计大赛品牌活动。在2018年全校评比中学生会获得“优秀学生会”称号,国学社获得“十佳社团”称号。
  经过累年的深耕细作,狠抓基层建设,团员意识和组织凝聚力得到显著性提升,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方面,“三跨四经历”育人体系成效初步展现,科创育人和校园文化育人效果显著。
  (校团委 供稿)

让思政课“有意义”更“有意思”

摘要:

      本报通讯员 史倩云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了: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这是党中央第一次针对一门课程召开座谈会,习总书记在会上为全体思政教师鼓劲加油,要我们旗帜鲜明地讲政治、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作为陕西省学生工作干部代表,我有幸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每当回想起这节特殊而难忘的思政课,我依旧激动万分、幸福涌动”,我校学工部副部长李萌在向学校党委中心组作专题汇报时难掩激动地说。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论断,指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具有灵魂地位、发挥着统领作用。4月16日,学校党委中心组召开了2019年第二次集体(扩大)学习,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切实加强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校党委书记姚书志在领学时指出,“高等学校要贯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尤其是要办好思政课程、做好课程思政。”姚书志语重心长地说,“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这是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大局。在这方面,全校上下必须头脑清醒,坚定决心和信念”。对此,姚书志提出明确要求,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思政课,全校上下都要担负责任和使命,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和举措,抓好师生政治建设、理论武装,抓实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载体。
  随后召开的校党委会将加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列为第一议题,专题研究贯彻落实举措。会议听取了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相关报告,就补齐思政课教师队伍严重不足这一短板弱项形成了原则性意见,决定为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给予政策倾斜,确保思政课教师队伍配齐建强、素质优良。
  经学校深化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深入调研与严格审议,5月7日,《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试行)》 正式印发并实施,明确将为符合相关条件的引进人才提供各项支持措施。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表示,学院人才引进工作将切实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以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为目标,重点引进学术骨干人才和高水平博士,引培并举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老师的创造性高了:要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素质则是关键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切实抓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邀请了2017年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王强教授等知名思政教师来校讲座,频频外出“取经”、学习借鉴高层次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情况。其中,我校范昕老师受邀在“纪念刘少奇诞辰120周年学术会议”上发言并获得优秀论文青年奖,师俊华、岳婷婷两位青年教师参加了2018年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第一时间将最新的教材与教学要求带回了陕科大。
  如何才能让思政课更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一直在探索,“大家常聚在一起开会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号召,每个人都很有拼劲,力争把思政课讲得更有滋有味”,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芙蓉说。(下转第三版)

陕西科技大学

摘要:

 

“五四红旗团委”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团委       机电工程学院团委
“共青团工作先进个人”名单
吕 霞(女)           王 芳(女)        谢 果                    史 韵
“十佳团支部”名单
轻工教改17团支部(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艺播172团支部(设计与艺术学院院)  
教改应化17团支部(化学与化工学院)         制药172团支部(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会计171团支部(经济与管理学院)         机械教改17团支部(机电工程学院)
 青年志愿者服务团临时团支部(校团委)       材科178团支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电17团支部(教育学院)                       教改自动化17团支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先进团支部”名单
     非织造171团支部     轻化171团支部     印包183团支部印包184团支部     材料173团支部      
         材料182团支部材料188团支部      环境174团支部     教改环境17团支部     食品171团支部      食品172团支部
   食品181团支部机械172团支部      机械187团支部    机械189团支部能动183团支部     物流184团支部 电气185团支部电信183团支部     计算机173团支部    计算机177团支部计算机183团支部     计算机184团支部      会计165团支部经管学院学生会临时团支部     营销171团支部营销182团支部     化工182团支部      化工188团支部应化172团支部      编导171团部  
 编导181团支部服装182团支部       工设172团支部        数学174团支部物理182团支部     印刷17团支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18级团支部          校研究生会临时团支部           校学生会临时团支部
                                              “十佳主题团日活动”名单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181团支部:
  “激荡四十年,今日再出发”主题团日活动
         教育学院成型17团支部:
  “爱心小筑,将爱进行到底”主题团日活动
         设计与艺术学院编导181团支部:
  “我们都是追梦人”主题团日活动
        化学与化工学院石油181团支部:
     “青春放飞梦想,改革筑梦远航--寓教于乐舞台剧展演”主题团日活动
       经济与管理学院行政171团支部:
  “感恩奉献学雷锋,青春礼赞迎五四”主题团日活动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轻化187团支部:
  “携手常青藤,助人也助己”主题团日活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184团支部:
  “涌温暖之泉,献绵薄之力”主题团日活动
      文理学院物理181、物理182团支部:
  “伸出手,我奉献”主题团日活动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176团支部:
  “传统文化进支部”主题团日活动
       机电工程学院物流184团支部:
  “志愿服务,你我同行”主题团日活动
       “优秀团员标兵”名单
       研究生优秀团员标兵:
  田 蕾(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女)    宋倩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女)穆学慧(设计与艺术学院)(女)
      王福财(青新工作室)白 莎(经济与管理学院)(女)
       本科生优秀团员标兵:
  王雷诗(文理学院)(女)         徐 琼(校学生会)(女)   尚佳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女)
      何卓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女)     华宇澄(设计与艺术学院)魏 莹(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女)
     王 珍(青年志愿者服务团)(女)     张 娟(经济与管理学院)(女)        孙 棋(化学与化工学院)井梦媛(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院)(女)       何佳乐(机电工程学院)武一慧(教育学院)
       “十佳大学生社团”名单
       梦幻特卫队    (指导单位: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团委)    汇海基金会(指导单位: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
      乒乓球协会(指导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团委)   CAD 协会(指导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团委)
      同乐相声协会(指导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      小动物保护协会(指导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
     锦上添花手工设计协会(指导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   数学建模协会(指导单位:文理学院团委)
    书法协会(指导单位:设计与艺术学院团委)       FWT 轮滑社(指导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团委)

第03版:第03版

姚书志: 新闻宣传工作要站在高处胸怀全局干在实处

摘要:


摄影  : 郭姗姗
  
      本报讯(记者 刘倩)4月29日,校党委书记姚书志到宣传部走访调研并强调,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切实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站在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高度,胸怀学校改革发展的全局,在为“一流建设”、追赶超越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和浓厚的校园思想文化环境上用心用力用情,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和新闻舆论工作。校党委副书记杨欲晓陪同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姚书志走访调研了新闻中心、电视台、广播台、新媒体中心及大学生记者站,与宣传部工作人员一对一交流,详细询问了解每个人的工作情况,现场考察电视台、广播台的设备运行情况,并就宣传部目前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困难,请杨书记协调予以解决。
      在工作调研座谈会上,姚书志听取了宣传部负责人关于部门整体工作情况的汇报,充分肯定了宣传部近期以来取得的工作成绩。姚书志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九个“坚持”等重大论断,对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新学期以来,在调研了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后,把宣传部作为校内单位调研的第一站,就是因为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推动师生精神文明建设、引领校园文化方向以及提升学校社会声誉度等方面,非常重要。当前,随着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体量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师生对宣传工作的要求期盼也越来越高,看到宣传思想工作同志们工作热情饱满、精神状态昂扬向上,非常高兴。
  姚书志强调,学校正处于聚焦“一流”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复兴计划”的发展关键期,全校各单位都在奋力争先,学校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产出以及党的建设等工作,全方位跃动、全状态勃兴,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明确任务、围绕中心、把握重点、突出亮点、跟上形势,努力在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导向性、创新性、专业性上下苦功夫、下实功夫,努力为“一流建设”、追赶超越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和浓厚的校园思想文化环境。
       姚书志对进一步做好学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舆论、党管意识形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着力产出更多贴近师生的宣传文化产品,在突出学校建设发展的亮点上,要加强新闻策划、延伸产品链条,持续用力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度;二是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统筹把握,以全校上下一盘棋的大局观,切实发挥宣传部牵头抓总作用,充分调动校内一切力量,做大做强学校的宣传思想工作;三是要进一步细化新闻选题,新闻记者要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要通过主动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和专业化的业务培养,加强记者对学校各领域工作的深入了解,形成整体统筹、各有分工、术业专长、注重成效的工作局面,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和温度;四是要进一步挖掘和讲好科大故事。要结合文化建设的需要,深挖线索、深度采访,用细节丰富、鲜活感人的故事来打动师生、鼓舞师生和激励师生,讲好“三创两迁”故事,传播好新时代科大人声音,凝聚起推动陕科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姚书志对比点评了校内外不同媒体发布的多篇新闻稿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宣传部工作人员的新闻写作能力和水平,从如何深挖新闻价值、找准新闻报道角度、起好新闻标题、怎样写好新闻评论等方面,为宣传部新闻记者上了一堂精彩的新闻业务课。

各单位认真贯彻本科教育工作大会精神

摘要:

  5月份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月,全校上下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同心同向同力于我校一流本科教育振兴计划描绘的宏伟蓝图。一个月以来,各单位迅速动员,及时部署,通过讨论、调研、学习、走访的方式致力于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会议精神及时落地,迅速部署动员
       4 月 29 日-5 月 15 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学校本科教育工作大会精神,切实抓好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推动事业改革发展,各学院纷纷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学习姚书志书记和马建中校长在学校本科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及 《陕西科技大学一流本科教育振兴计划》(讨论稿),在师生中开展广泛调研,及时部署,教育教学工作迅速铺开。4月29日,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学习会议,邀请教务处副处长王海刚就做专题辅导报告;5月6日,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调研意见建议反馈座谈会,五个专业分别召开了师生座谈会议,由领导班子成员对接各系,主动联系专业教师、学生开展多场调研,就一流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培养方案的修订优化方向、新形势下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如何从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做好保障等层面进行意见建议征集,就大家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并广泛听取教职工对学校、学院、系各项工作中的不足提出的建设性意见;5月8日,材料学院、化工学院、电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本科教育工作大会精神,解读“振兴计划”内涵,部署学院本科教育改革措施,促进广大教职工全面学习领会学校本科教育工作大会精神,树立“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理念,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5月15日下午,教育学院召开了全院教职工大会。传达学校本科教育工作大会精神,对教育技术学新专业建设进行动员。
       推出教育教学论坛,邀请名师传经送宝
       为进一步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5月以来,各学院积极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来校交流经验、传经送宝,截止目前已经开展26场,来校专家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吴晓蓓、西安市委党校张钧巨、西安理工大学薛艳敏、西安交通大学桂小林、陕西省教学名师宁方立等,报告题目包括 《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促学生学习成效再提升》 《从教学改革实践到教学成果凝练》 《基于企业多方位合作、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等,有的从工程教育分析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点,有的分享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经验,有的分享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的技巧,有的指导专业定位与特色优势、专业综合改革措施。系列报告中所指出的先进教育理念和课堂改革措施对我校教师进行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深化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树立成果导向,积极开展高校、企业调研
       为了笃实推进人才培养工作,5月5日-17日,各学院积极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进行市场调研,赴兄弟院校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5月5日,电控学院领导班子一行赴校友企业西安金路交通工程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参观调研。邀请企业校友协助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参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助力学院的专业工程认证。5月16日至17日,经管学院副院长薛俭带队赴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湘潭大学商学院等部分高校,围绕学科建设、科研团队培育、人才引进等内容进行调研交流。材料学院朱建锋带队赴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石家庄铁路大学等材料类高校进行走访调研,认真听取了有关高校材料学科的发展思路及经验做法,围绕本科教育、师资建设、平台建设等与同行领导和专家进行深入地交流,期间还参加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江苏大学共同举办的“2019年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面向新工科的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高端论坛”。朱建锋受邀代表我校在论坛上做了题为“落实专业认证理念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报告。
  (组稿:雷超)

多国院士、 杰青齐聚我校召开2019环境纳米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

摘要:


校长马建中代表学校为会议致开幕词



  本报讯 4月26日至29日,2019环境纳米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由我校主办,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赵进才院士和校长马建中担任会议荣誉主席,环境学院特聘教授王传义任会议主席。包括4位院士、4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来自五大洲、12个国家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马建中代表主办方陕西科技大学为大会致开幕词。他首先向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各位朋友表示感谢。马建中简要介绍了我校60年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果。他指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面。如何有效开展环境治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此次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他强调,纳米科学与技术在环境治理中应用前景广阔,我校环境学科在污水处理、土壤污染修复、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已形成鲜明的研究特色,各位专家学者都是该领域的顶尖人才,希望各方深入交流探讨,涤荡思想、启迪智慧,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力量,同时也希望与会专家对我校环境等相关学科发展提出宝贵意见。马建中在致辞中还诚挚邀请与会专家学者会议之余畅游西安,感受古城魅力。
  本次会议历时3天,开展了54场专业报告和交流讨论。中国科学院赵进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T. David Waite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杂志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副主编)、韩国Wonyong Choi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杂志《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副 主 编)、日 本Masakazu Ampo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日本科学委员会委员)、日本Hiromi Yamashita教授(日本催化学会主席、国际杂志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主编)、西班牙Rafael Luque教授(国际杂志 《MolecularCatalysis》 主编)、法国Lionel Vayssieres教授、美国犹他大学Ling Zang教授、德州农工大学Virender Sharma教授及国内余家国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际杂志 《Applied Surface Science》主编)、邱介山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际杂志《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副主编)、杨化桂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龚学庆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香港中文大学王保强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何振立教授,以及国内大陆各高校、科研院所有关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促进学术交流,加强我校与国际知名高校的学习合作,进一步提高我校环境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学院 郝建武)

不忘初心 抢抓机遇 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摘要:       4月26日,我校召开本科教育工作大会,校党委书记姚书志做了题为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创建一流本科教育》 的讲话,表明了校党委高度重视本科教育的鲜明态度;校长马建中做了题为 《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 在追赶超越进程中书写一流本科新篇章》 的工作报告,强调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分析了学校本科教育发展情况,对打造一流本科教育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提出了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卓越人才工程、一流教学资源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提升工程”的四大工程,彰显了我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打造具有陕西科技大学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的决心和信心。全校师生空前凝聚到“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双万计划”等本科教育热点问题。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2017年我校教育思想大讨论启动仪式上,校长马建中就发表了“抓好四项工作,全力推进学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讲话,提出了我校“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生源、抓转型、抓双创、抓交流”的特色教育教学工作思路,近两年来,学校抢抓优秀生源、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先后取得多项全国“互联网+”大赛佳绩,获得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成立“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在本科教育工作上不断迈上新台阶。本次提出的 《一流本科教育振兴计划》,立足于贯彻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陕西省教育大会精神,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以“抓生源、抓转型、抓双创、抓交流”为重要抓手,坚持内涵式发展,坚持以本为本。既有较高的战略定位,又有严谨的战术细节,政策实打实,措施硬碰硬,描绘出学校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坚持“四个回归”的工作愿景。
  冲击“双万”名额,抢夺政策红利。“双万计划”是教育部对本科教育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的一次“洗牌”,与双一流建设计划的“精英式”选拔相比,双万计划则具有“普惠”性质,它服务于“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具体目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必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投入,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从众多专业中脱颖而出,赢在起跑线上。而今年作为双万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学校要眼疾手快,紧跟国家、陕西省本科教育战略布局,凝练自身特色,讲好专业故事。5月,学校各学科都在抢抓机遇进行“双万计划”的申报工作,采集信息、整合数据等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优化方案,在首度“双万计划”评审中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近期教学工作的关键,近年来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的经验教会我们,要充分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不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还是“双万计划”都强调分类发展、差别化发展,就是为了鼓励高校在定位明确的基础上办出特色。今年学校对部分本科专业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学校 《一流本科教育振兴计划》 也提出了“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的建设方案,只有按照方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发展特色、优先专业,优先扶植符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经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才能在“双万计划”中分得一杯羹。
  树立培养成果导向,讲好专业发展故事。在我校本科教育工作大会上,国家督学、国家教学名师李志义教授提出,符合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本科教育才能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科教育要在成果导向理念下确定学习成果、制定培养方案、编写教学大纲,实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项改革,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四个回归”。这为我校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前提下,如何讲好专业发展故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方法论。学校专业认证工作的经验已经证明,讲好专业发展故事,才能拿到项目,才能提高社会资源整合能力,专业发展才有经济基础。各学科要站在成果导向的视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专业定位、历史沿革、特色优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毕业生培养跟踪调查等方面充分挖掘、整合资料,不遗余力地呈现我校新工科专业优势下的特色专业优势。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计划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学校 《一流本科教育振兴计划》 已将蓝图绘就。全校师生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认识、深入学习领会大会精神,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凝聚力量用实际行动落实任务目标。学校本科教育工作大会以来,各学院积极贯彻大会精神,工作迅速进入纵深状态,一个月的时间里,学校推出的“教育教学论坛”已经连续召开26场,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的专家纷纷来校传授关于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材料学院积极参加面向新工科的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高端论坛;化工学院举行了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专家论证会;机电学院举办了“双创时代下,高校教师的角色与作为”报告会,全校师生同心同向同力,纷纷围绕本科教育大计勤作为、敢作为、勇作为,相信在追赶超越、笃实推进的工作势头下,久久为功,学校本科教育工作定能取得新突破、新成就,再上新台阶。

让思政课 “有意义” 更 “有意思”

摘要:

  (上接第二版)经过不断地打磨雕琢,思政课教师们建立起教学资源和讲授案例资料库,由骨干教师示范课带动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探索出了创设情境人物访谈、分组课题式理论研讨、社会实践调研等多种教学方式,基本上每学期都在做新的互动尝试。“我们鼓励学生围绕主题创设情境,尝试通过分角色扮演,在矛盾冲突中加深体悟”,岳婷婷告诉记者。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她授课时还会精心设置不同的切入点,启发引导学生发挥专业特长进行理性思辨和逻辑推理,“比如给计算机系设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大讨论;要求艺术专业课前制作海报视频;文科班基础好,增加大量史料以训练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总之,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讲述、自己升华,在启发中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掌握和运用科学理论的能力”。
      师生间的距离更近了:两大网络思政平台共促育人新格局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还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近年来网络思政平台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3月19日,“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在我校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继2016年3
月“陕西省高校易班发展中心”在我校设立以来,我校承建的第二个重大省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为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家”“入心田”提供了又一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目前陕西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下设办公室、技术部、编辑部三个部门,精心调配了2名思政工作骨干专职参与建设、60余名学生骨干积极配合工作,已搭建起网络思政中心的门户网站与微信平台,推出了高校联播、思政研究、队伍建设、典型人物、平台活跃榜单等核心栏目。
  那么,网络思政中心在学生群体中的使用情况如何呢?经过三年的建设,校易班中心已给出了明确答案。范紫轩老师告诉记者,目前我校易班注册用户中的校方认证人数为35891,成功吸引了学生参与建设的热情,其中2018级新生军训当日的单日活跃指数位居全国第一,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栏目更成为备受追捧的爆款,“像 ‘学霸讲高数’、‘学霸教你过四六级’ 等学生自制微课点击互动率非常高,已涌现出了68个这样的学霸课堂,都是学生自建的”。
  截至目前,已有160多所高校专程来到两个中心学习调研,可以说,两大平台的先后设立、协同发力,不仅成为了我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抓手,更成为了全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学互鉴的交流平台。“网络思政平台快捷有效地汇集了同学们在校园中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大数据,为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形成了有价值的参考,帮助教师提高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能力、治理水平”,学工部部长李晓说。
  记者还了解到,日前我校思政大数据平台也完成了全部的部署与参数设置工作,未来两个中心可依托思政大数据平台,进一步推动学校思政工作向前发展。
       学生的表情亮了:思政课讲到我们心坎儿里
       这是一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营销专业171班的王应鑫同学有感而发,深情地写在教材封皮后的原创诗歌。这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部所打造出了融合诗歌朗诵、舞台剧、集体合唱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红色情景课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
  “比起干巴巴地讲授,情景再现式的演绎带给学生的震撼更强烈。这种关于信仰、关于情感的传达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能真正地走进学生心里”,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部主任、红色情景课堂负责人王贞茹如是说。5月6日上午,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教改自动化17级的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用自己青涩真挚的表演演绎了长征路上的绝地重生、再现了重庆谈判的剑拔弩张、讴歌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的感人事迹。在“红色情景课堂”的激发下,课本上的思想政治理论,化成了同学们口中生动鲜活的台词与油然而发的由衷感悟。表演到情感迸发处,一旁观看的任课老师王贞茹都不禁红了眼眶。
  这是大二学生陈璨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思政课,“以前认为思政课 ‘高冷’,是觉得理论和我们的生活有距离。但当你真正投入创设情境中,会自然而然地生起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心,情不自禁地洋溢起对中国梦的追寻和思索”。作为本次舞台剧的总导演,杜梦盈则在排演过程中感受到了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变化,“大家在课下经常探讨,还会邀请老师来指导,无形中强化了班级的凝聚力。不仅我们彼此间的感情更好了,师生间的交流也多了心更近了。这样的思政课让我们都更有归属感”。
  学生们的变化和成长,老师们都看在眼里。思维碰撞的火花、情感交流的共鸣点燃了学生互动的热情,让思政课面貌焕然一新。但面对转型,老师们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师俊华老师坚定地说,“思政课要吸引学生而不是迎合学生,不能抛开理论的‘根’ 单纯地讲段子、放电影。我们所希望的是用言传身教影响学生,以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

第04版:第04版

青春需要奋斗

摘要:
  1919年4月5日,华夏青年儿女匡互生,在北京赵家楼,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第一把火。
  这把火,唤醒了中华儿女心中沉睡的中国精神,打破了封建的统治制度,播撒了马克思主义的种子,开启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时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五四运动以星火燎原之势袭卷全国每一个角落,中华儿女唤醒了内在的国民意识,认识到必须有所作为,不能再浑浑噩噩,于是,全国人民动起来了。
  距离今天,五四运动已经整整一百周年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大会上重要讲话,引用毛主席晚忆及当年写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诗句,对我们青少年寄语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正处于青春时代的我们,是时代进步的中坚力量,青春,也正是我们成长进步的阶段。青,是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春,是季节,是成长的季节!青春就是人生这个春季里最耀眼,最夺目的那抹绿。
  毛主席在1925年作的诗词 《沁园春?长沙》 诠释了青春的含义,告知了青少年人生路的走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写出了青年的意气风发,写出了青年独当一面的担当,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奋斗。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它也许是你人生的一处驿站,不过请记住,即使它像一颗流星,我们也要努力让它成为一次辉煌的闪现,不惧艰难困险,敢于拼搏,志比云天。
  习近平同志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习近平同志还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无论是民主革命的艰苦斗争,还是改革开放的火热浪潮,到处都印刻下华夏青年儿女乐于奋斗的足迹。
  忆往昔,华夏青年儿女真言荡浊流,铁骨傲鬼神,华夏青年儿女一身浩然正气,满腔赤子之心。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辍,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枪,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我中华儿女奋勇争先,无所畏惧。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敢于接受新的事物,能够学习西方的经验,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人,这也是当代国人所需要做的事。
  看今朝,华夏青年儿女铁肩担道义,胸中有乾坤,华夏青年儿女心系劳苦大众,诉尽家国情怀。
  来自安徽砀山的励志女孩李娟,体重仅有25公斤、全身只有脖子以上部位能够有限活动的她,硬是咬着触控笔,在手机上一字一字地输入,在过去一年通过电商销售水果超过40万斤,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失去什么,都不能失去前进的勇气。励志女孩所传递出的,正是新时代奋斗者的青春风采。
  从古至今,总是不缺少奋勇争先,满腔赤子之心的中华儿女。明朝开国功臣蓝玉,数载戎马生涯,守护国家疆土;最美苗家姑娘杨淑亭,身残意坚,自强不息,自学淘宝销售,创办花卉工厂,带领乡亲脱贫攻坚……这样的例子真的是数不胜数,中华儿女从来无畏任何困难,勇往直前。
  我们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党的十九大擘画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我们需要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
  中华民族的未来属于我们。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既要志存高远,也要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我们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要矢志艰苦奋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需要我们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要牢记总书记关于“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的教导,永远保持奋斗!
  青春与使命同行,身处在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家庭中,我们一刻也不能有所松懈,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唯有用信念和理想激励自己前行,勇攀高峰,才能不被他人赶超,才能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作为一个拥有全部合法权益的公民,我们也需要背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一百年的风雨路,青春儿女携手并进,风雨兼程,一路披荆斩棘,才有了今天的中国!作为中坚力量的我们,更加需要秉承前人的精神,发扬五四运动的精神,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有志青年!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的努力,我们需要努力去创造祖国的未来!
            (大学生记者团 应化171 陈友娇)

青春接力, 精神不灭

摘要:



  一百年前,有这样一群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以磅礴之力唤醒了沉睡于风云变化中的民众,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伟大精神犹如一颗划破黑夜的流星,坚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一百年后,青年挥舞着爱国主义旗帜,以青春之我铸就中国梦,以爱国之志造就新时代,以理想之火燃起新兴青春力量。一百年里,科大从无到有,从北到西,从自强到自立,是一代代科大人秉持着科大精神用最美的青春见证与奉献的历史。六十年风雨历程,科大所凝练的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自强不息精神,离不开五四精神的滋养,孕育着科大梦,精神的力量深深烙印在每一代科大学子的脑海里。
       古为今用,继往开来

       顾炎武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论语》 讲,“君子不忧不惧“;范仲淹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离骚》 讲,“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些都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家国情怀和人类关怀,而古人以鲜明的天下观为世世代代的青年传达着不同时代的情怀。
  青年的力量在任何时代都足以撑起这个时代的重量,古时的青年所留下的“奉献精神”,将本职工作当成一项终身事业去热爱。南宋时期的岳飞,自幼由母亲悉心教导,习文练武,一心报效国家,岳飞从戎,岳母于其背刺以“精忠报国”四字训诫;屈原为了楚国的江山社稷,不惜投江自杀,为的是唤醒楚王,挽救楚国;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相遇之恩,终生为蜀国鞠躬尽瘁,子诸葛瞻,孙诸葛尚,都为国捐躯;大禹为了治水,不辞辛苦,不愿休息,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三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古人的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早已融入国人的血液当中,时代的变迁改变不了血与骨里的精神,一代代的青年也在风华正茂之时一脉相承为国家奉献着自己。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家当时的艰难局面面前,心系家国,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真正的耕耘者袁隆平,身为一个乡村教师时,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举世闻名时,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让更多的人远离饥饿;21岁参加革命的杨靖宇,1940初,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年仅35岁的杨靖宇在抗日战争里壮烈牺牲;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祖国张开温暖的双臂欢迎他回家,当祖国面临核大国的威胁时,邓稼先毅然接受开拓祖国核事业重任,走向大戈壁,从物理学界的讲台上消失了20多个春秋过后,“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才回归原本生活,而病魔却却让光辉的生命已燃烧到了尽头,临终前他说:“我死而无憾!”
  古往今来,历史的年轮里有一代代的青年燃烧着自己,用光和热改变着时代,化困境为动力,拥有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让时代充满青春的力量。
       砥砺青春,重任在肩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革命先驱李大钊始终以此为人生实践,也给青年留下了经久不衰的人生导向。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中国,在自强的道路上有无数青年志士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他们始终坚信,国家崛起的过程中需要他们用青春去谱写新的篇章。
  一百年前五四运动,国家危难之际,那一代的青年人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了他们的时代责任,振臂高呼,掀起了时代变革之潮,让国家重新充满活力和希望;抗日战争时期,有以维护根据地治安、保护群众生产生活为主,战时则协助八路军作战的青年抗日先锋队;有始终紧握自己锋利的武器——笔,忠于职守,战斗在推动抗战、捍卫国土的新闻岗位上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有来自五湖四海、背井离乡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满怀抗日热情,留下了延安精神传承至今;也有在党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到了军事干部学校,接受党的教育,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的青年,抗美援朝的精神影响了数代中国青年……刘胡兰8岁就参加儿童团,14岁的时候就成为预备党员,后来被叛徒出卖,拒绝敌人的软硬兼施,英勇就义,年仅15岁。董存瑞16岁时参加了八路军,为了炸弹敌人的暗堡,用自己的身体托起炸药包,英勇牺牲,年仅19岁。杨靖宇18岁时候开始参加革命活动,曾5次被捕入狱,面对敌人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在东北抗日战争中,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一个人跟日寇周旋战斗到最后,壮烈牺牲,年仅35岁。赵一曼,20岁时成为党员,在一次掩护部队时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百般拷打,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1岁。
  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他们,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是心怀国家的战士,是用青年力量改写历史的时代推进者,他们从不质疑自己,相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让他们有理想、有信仰、有民族的希望。他们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做时代的奉献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拼搏。
         中国梦续,科大接力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青年是中国梦接续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传承者。作为中国梦“接力赛”的“关键一棒”,当代青年义不容辞,奋勇争先。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美好追求,而科大梦是每一个陕科大人血液中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三创两迁”精神更是支撑“科大梦”的源头活水。
  科大60年的办学历程,48年里都是在祖国西部艰苦办学,为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西迁艰辛过程中的教职工,将珍贵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这片黄土地,舍家弃业从首都北京西迁至咸阳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三创两迁”精神凝结着一代代陕科大人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也见证着科大青年接力科大精神,同创美好前景。
  “陶74班的一个都不能走。因为你们代表的是西北轻工业学院。我们要组成救援队,不仅救出我们的同学,还要救出更多的人!”1976年唐山市发生强烈地震,无数人陷入困境,地震发生前后,我校(时名西北轻工业学院)陶74班和陶瓷机械短训班师生共78人正在唐山当地开展生产实习,灾难发生后,实习队41条鲜活的生命永久长眠于地震中,给西轻人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痛苦记忆。地震发生后,实习队师生迅速集结,擦干眼泪,就地组织救援,夜以继日,37名校友劫后余生,唐山留下了科大人悲恸的回忆,却也见证了科大青年在危难之际,团结顽强,无私无畏的精神。
  “三创两迁”精神所包涵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这些是一代一代科大人奉为圭臬的人生信条,激励着每一位科大青年实现科大梦,延续中国梦。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在历史的脉络里用青春谱写着辉煌的时代篇章,因砥砺而强大,因责任而勇敢,因家国而无畏。我们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当中,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融入到科大不断焕发新活力的科大梦当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时代接力赛,我们科大学子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定能接过接力棒,传承时代精神,跑出好成绩!
  (大学生记者团 马婷婷)

我校举办 “共诉西迁情 建功新时代” 2019 年主题朗诵会文艺副刊

摘要:





  本报讯 4 月 29 日晚,由图书馆、档案馆、校工会、校团委、校女工委联合举办,设计与艺术学院承办的“共诉西迁情 建功新时代”2019年主题朗诵会在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我校教职工、共青团员及部分西迁老同志共500余人参加了朗诵会。校党委副书记杨欲晓,校长助理、图书馆、档案馆馆长郑恩让出席了朗诵会。
  杨欲晓向大会致词,他说:“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确立世界读书日第24个年头,也是我校设立西迁纪念日的首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我们举办主题朗诵会,有着特别的纪念意义”。他希望同学们切实在增强人文情怀、家国情怀上厚实自我禀赋、强化理想志趣,增强文化自信。他号召大家:“陕西科技大学走到了今天,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大家还是要在博学善思中不断增强文化意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努力丰富拓展文化认知,在传承科大故事、传播科大声音、凝聚科大力量上,以见证者的视野、以参与者的足印,展示新时代科教报国有为青年的奋斗者的姿态。”
  郑恩让宣读了2018年度陕西科技大学阅读之星名单,并为他们颁发了证书和奖品。
  朗诵会分“家国情怀”、“西迁记忆”、“新的征程”三个篇章,节目精彩纷呈,展现出陕科大教职工及学生的风采及爱国爱校的情怀。
  校团委书记李鹏以特别的方式为团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团课,现场全体团员重温了入团誓词,同唱共青团团歌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校女工委推出的节目 《书香校园之春夏秋冬又一春》,档案馆策划组织的节目“走过六十年”及“西迁故事”将晚会推向高潮。“走过六十年”以一对西迁老人六十年亲身经历,见证了学校六十年艰难曲折、拼搏奋进的发展历程。“西迁故事”由俞从正教授讲述了1970年学校从北京搬迁至咸阳时,押送仪器设备的一段难忘的经历,让在场师生的震撼、感动,大家深深地体会到了西迁的艰难,体会到了我校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国际交流处推出了《世界小 陕科大》 由多位留学生共同参与朗诵,展现了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最后,科大“四代人”同堂,在西迁老同志张启恭的领颂下,一起合唱了歌曲 《我和我的祖国》。朗诵会在全体参会人员 《歌唱祖国》 的歌声中拉上了帷幕。
           (档案馆 王璐)

家国之梦

摘要:





  你总出现在我梦里

醒后我两眼湿润

却道不清缘由

依稀记得

你历经坎坷却仍护我安好
1840年来了强盗

他们用鸦片荼毒国人

肆虐那珍贵的中华财富

那时的国人丧权辱国

林则徐做了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梦
1919年开了巴黎和会

弱国无外交被人欺

领土主权沦丧他手

那时的国人一腔愤慨

有志之士做了一个争主权惩内贼的梦
1937年7月7日日军侵踏卢沟桥

他们扬言三个月拿下中国

那时的国人国破家亡

抗战志士抛头颅洒热血

做了一个有国才有家的梦
1949年10月1日

打跑了日军赶跑了国军

天安门广场28响54门礼炮震耳欲聋

那时的国人人心沸腾喜气洋洋

他们做了一个伟大的兴国梦
1979年有一位老人

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改革开放成了时代代名词

那时的国人奋斗不息

他们做了一个强国复兴的富国梦
2000年世纪之交

香港澳门回归了WTO加入了

国家影响力愈来愈大 联合国里掷地有声

那时的国人腰包鼓了腰杆子更直了

他们做了

一个跻身世界前列的强国梦
2019年七十年风风雨雨的磨练

你永宽广的胸襟守卫者一方国民

这时的国人以你为傲

他们做了一个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我的梦里

你是我最强的依靠

你是我的骄傲

你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叫中国
我愿

把我的一生献给你

只为

我最爱的祖国

你的明日更加辉煌

陕西科技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2290次访问,全刊已有2204546次访问